据美国防务新闻9月17日报道,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挑战了美军目前针对中国的战略战术。报告在10个不同实战领域将美军与中国军队进行对比,并为每个领域制作了“记分卡”,并专门列出4个时间节点:1996年、2003年、2010年和2017年。每张记分卡从不同的地理和距离上评定双方的战斗力,并设置两个不同的战场想定:解放台湾和南沙战役。这两个想定发生的位置,则是距离中国大陆沿海160公里到940公里之间。
这份430页的报告题为《美、中军力得分卡:部队、地理和不断改变的力量均衡1997-2017》,由14位学者参与编纂,其中包括兰德公司的兵棋推演奇才大卫·什拉帕克;模型与模拟专家杰夫·哈根、过去曾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就职的凯尔·布拉迪;以及作战行动研究者迈克尔·尼克松。
报告的内容充斥着肌肉和机器,与政策、政治问题无关。报告追求的是最实际的情况——中国摧毁美国空军基地的能力;中国用新式反舰弹道导弹击沉美国航母的能力;中国摧毁美国间谍卫星、通信卫星的能力。
记分卡的格式给读者一种像是看体育比赛的感觉,生动展现出美军一旦陷入到与中国的战争中会倒霉的各个方面。10张记分卡分别对应中美两国在特定实战条件下的战斗力,其中第1到第4张卡主要解释空中的情况,第5第6张卡用来描述海洋中的情况,第7到第10张卡则展现的是空间、网络空间和核能方面。
记分卡1:中国攻击美国空军基地的能力
自从1996到1997年的台湾海峡导弹危机以来,外界一致认为中国会采取短程弹道导弹多层次饱和攻击的方法摧毁台湾的空军基地。但是,如今受到中国威胁的空军基地已经包括了冲绳的嘉手纳空军基地。而中国的短程弹道导弹数量已经从1996年的十几枚增加到了1400枚,圆周概率精度已经从数百米到低于5米。因此在战争爆发的关键时间点,相对较少的高精度导弹可以让嘉手纳空军基地迅速失能,而“精确的打击可以让单个空军基地失去作用达几个星期”。这将逼迫美军飞机飞行更远的距离来投入与中国的作战中,比如从阿拉斯加、夏威夷和关岛起飞。
记分卡2:台湾和南沙海域上空的空战
中国已经将半数的战斗机队更新为四代机。这种情况将缩小(但不是消除)美国空军与中国空军的质量差距。然而在2017年,美国如果保卫台湾,这种情况将导致严重的问题。到2017年,“美国将无法找到在7天战役中获胜的基础”,但是美国可以在战争延长后的更长时间里获胜。而在这个延长的时间段里,美国海上与地面力量将不得不依靠自身面对中国空军的攻击。
记分卡3:美国对中国空域的突防能力
中国军队防空能力的提升使得美军在中国空域内或附近的行动变得非常困难。1996年,中国地对空导弹系统大部分是俄罗斯的翻版,诸如射程35公里的SA-2导弹等等。而在2010年,中国已经部署大约200个可以发射“两位数导弹”的发射器,其引导头更加复杂可靠,射程延长到200公里。报告的分析表明,中国从1996年到2017年净增大量综合防空系统、第四代战斗机和早期预警机。然而在南沙战役的剧本中,因为战场远离中国大陆,目标较小较分散,美国使用隐形飞机突防目标的能力会大大增强。
记分卡4:美国攻击中国空军基地的能力
虽然突防中国空域的危险性增加了,但是随着美国制造精确制导武器的发展,美国在台湾战场上空具有更强大的打击能力与更多的选项。诸如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和更远射程的远射武器让美国在中国后院具有某些优势。报告模拟了从台湾起飞的战斗机在不经过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对中国40个空军基地进行打击的情况。在1996年,美国可以让单条跑道失去作用达8个小时,而在2010年这个时间可以延长到2到3天,2017年的效果类似于2010年。“虽然对地攻击是美国所具备的、少有的几个优于中国的能力,但是有一点非常重要,就是远射武器的库存是有限的,在长时间战争中的表现将会被更多的因素左右。”
记分卡5:中国的反舰作战能力
中国对击沉美国航空母舰极为痴迷。1996-1997年的台海导弹危机中,美国在台湾海域部署了2艘航空母舰。中国防务分析家们之中流行着一个笑话:每当危机发生时,美国总统总是会问:“我们最近的航母在哪里?”但是在未来的危机中,中国的总书记会问:“最近的美国航母在哪里?”
中国最终达成了用新式的反舰弹道导弹威胁拦阻美国航空母舰的能力,这也是全球第一种投入实战部署的反舰弹道导弹。虽说有报告称反舰弹道导弹面对美国舰队的一系列反制手段时依然比较脆弱。但是美国不得不面对现实——中国已经获得了定位和攻击美国航母的能力,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目前中国正在发展越来越强的超视距情报、监控和侦察能力(ISR),其中包括军用间谍卫星。除了反舰弹道导弹外,美国还要考虑中国潜艇发射的巡航导弹与鱼雷威胁,中国潜艇让航母面对的战场环境更加复杂。
记分卡6:美国反舰能力vs.中国海军舰艇
美国在阻止中国在台湾实施登陆方面将有非常出色的表现。根据这份报告,美军潜艇、空中力量和水面舰艇有能力在7天的战役里摧毁40%的中国两栖运输船只,“这种损失将会极大破坏登陆地面部队的完整性”,然而中国正在提升其反潜能力,发展反潜直升机和反潜舰,并且持续扩大其两栖登陆舰的部队。从1996年以来,中国已经在两栖登陆运力上翻番,其中包括4艘巨大的071两栖攻击舰,他们能携带4艘气垫登陆艇。
记分卡7:美国空间战能力vs.中国航天系统
随着中国愈加依赖卫星,中国对这方面开始担忧的表现,就是发展反空间武器,2002年以来,美国开始投资发展反卫星能力。其中包括2004年建立的反通信系统,用来堵塞敌军的通信卫星的信息通道。报告还建议美国发展高能激光武器,用来摧毁中国卫星的光学传感器,并将弹道导弹用于拦截和摧毁中国卫星。这些建议很大的原因是2007年中国成功试验了反卫星武器,摧毁了充当靶标的一颗报废气象卫星,因此发展空间武器不是美国的单边决定和行为。
记分卡8:中国空间战能力vs.美国航天系统
自从2007年以来,中国已经在近地轨道进行了3次动能反卫星导弹试验。中国同样拥有激光反卫星武器站,可以摧毁美国卫星的光学传感器,或者引导其他武器进行攻击。报告评估指出,近地轨道的美国通信和侦察卫星受中国干扰阻塞和摧毁的可能性很高,所受威胁的级别是严重威胁。报告称,中国的俄制干扰系统和高能双用无线电发射器可以用来攻击美国的通信和侦察卫星。
记分卡9:中国和美国的网络战能力
中国的网络战部队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就一直在执行各类任务,并与中国军队的发展联系紧密。虽然在类似于近期美国人事管理局受攻击等事件中,美国受到严重攻击,但是报告指出,在战时美国“可能在网络战领域不如大众所认知的那么糟糕”。美国网军司令部与美国国安局工作联系紧密,可以依赖国安局的复杂工具。尽管美国在战时拥有优势,但是“总是可能被突然袭击”,在这方面美国的后勤系统是尤其脆弱的,因为他们都是在非保密的因特网上运行的。
记分卡10:美国与中国的战略核稳定
这张记分卡评估了中美两国“在遭受优先核袭击后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和生存能力。自从1996年以来,中国已经稳步提升了其核力量,投入包括东风-31/31A和具备分导式多弹头的东风-5等新型洲际导弹。中国海军则部署了第一种具备实战能力的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并安装在晋级潜艇上。尽管中国发展迅速,但是依然无法摧毁美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而美国在弹头数量上拥有13:1的数量优势。
结论与建议
报告指出,在未来5到15年中,如果美国和中国军队依然沿着目前轨道前进,亚洲将会见证美国控制领域不断缩小退出的过程。中国军队将具备更强的战斗力,并在既定的空域和海域于冲突爆发之初建立制空权和制海权,这可能让中国可以在“不击败美军的情况下达成有限的目标。”
“可能是从军事-政治领域更让人担心的方面,就是中国领导人可能会相信,中国在与一个或几个邻国交战时,拥有威慑吓阻美国干涉的能力。”这会破坏美国战略威慑能力,也会让中国在面对危机时在内部讨论中更倾向于动用适当的强力。
报告介绍说,美国正让中国领导层形成误解,即虽然与美国交战有着重大风险,但是美国在亚太的军力正在衰退。
美军装备的采购重点应该被移到增加美军基地冗余和生存性上来,采购更多的远射武器、隐形且生存能力更强的战斗机和轰炸机,提升潜艇和反潜作战能力,投资提升空间作战和反空间作战项目。美军应该尽快裁撤老式战斗机部队并降低对大型航空母舰的关注程度。
美军应该运用亚洲的战略纵深并考虑主动拒止战略,并“让美国军队拥有承受最初攻击的能力并最终反击”,但这样一来,美军防御在中国周边静止目标的任务“可能就变得无法承担了”。
美国与区域中各国的政治军事关系需要扩展,重点在于获取在战时运用该国设施和基地的权限,尤其是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
除了需要作出这些努力之外,美国还在在区域中受到了诸多严重的挑战。中国只要专注于更小的区域及更少的目标即可,尤其是台湾,这让中国可以优化其军力投入到这些任务中。“地理上——所谓‘策略的本质’——极大地复杂了美国面临的各种挑战。”中国靠近周边潜在发生冲突的区域,这使得中国可以在相对安全的区域更好运用其实力。
“这让中国人民解放军可以专注于爪牙(作战部队),稍微放下对‘尾巴’(后勤支援)的关注。”而与之相反的是,美国必须保持海上和空中的后勤能力,当然还包括了太空中的通信系统,这些部分对于中国的攻击和干扰而言是很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