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和是谁?在互联网上搜索“张恩和”3个字时,除了“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之外,所得到的信息极其有限。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中国航发动力所,追寻老人数十年来矢志不渝为我国自主研发航空发动机而不懈拼搏的人生足迹——
年过半百出征“太行”
2001年6月6日,试飞员驾驶一架装载“太行”发动机的某新型战鹰直冲云霄。目睹这一幕,张恩和热泪盈眶,幸福地享受着常人无法体会的喜悦。
时光回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当时军事强国已普遍使用第三代涡扇发动机,而我国的航空发动机研制还停留在第二代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
1987年,国家立项上马“太行”。1991年,已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出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接过主持研制我国新一代大推力涡扇发动机的重任。
有人说,张恩和本身就是一台“发动机”,身影忙碌,步履匆匆,不分昼夜,废寝忘食。仅这几年他在某航空公司的航空卡上,记载的出差飞行里程就达120多万公里。
2003年,“太行”发动机出现技术问题,64岁的张恩和带领技术人员连续乘坐38个小时的汽车赶赴外场。大家心疼地劝他:“别这么拼,身体要紧。”张恩和回答:“‘太行’是我的命根子、眼珠子,不拼能放心吗?”
2016年11月13日,张恩和因病去世,终年77岁。去世前一天,他还在病床上联系去北京参加研制会议事宜;去世前两周,他拔掉点滴飞赴四川参加评审会;去世前10个月,他刚离开工作岗位,每月仍为新型发动机研制出差奔波。
“拼上一把,研制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的明珠”。世界上为数极少的能够自主研制飞机发动机的国家,历来严格限制此项技术的转移。
“拼上一把,研制出自己的航空发动机!”张恩和立下誓言。
20世纪90年代初,“太行”发动机研制技术不断成熟,但选择配装的飞机还没有落实,整个研制工作陷入困境。这也成为张恩和担任总设计师后亟待解决的最大难题。
“既然引进的发动机可以配装在新型飞机上,那么‘太行’发动机也有可能装在引进的飞机上。”张恩和建议并牵头组织可行性论证。
方案可行! 但是,发动机与飞机的布局协调问题又横亘在前。张恩和天天工作在装配厂房里,指挥参研人员把发动机的外涵机匣放在装配厂房的地上,一件一件往上摆附件,一干就是几个通宵。
在试装的关键时期,张恩和在装配架上爬上爬下,不小心一脚踩空,一下子栽了下去,头撞在装配架的横梁上,鲜血一下从后脖颈流了出来,当场昏了过去。经过抢救苏醒过来,他睁开眼第一句话就问:“发动机附件装好了吗?”
为实现发动机元器件国产化,在生产管理上,张恩和积极支持专业化生产、大协作,使上百种新材料、新工艺得到成功应用。
完成一个型号,培养一批人才
2005年,张恩和带领研发团队研制的“太行”发动机顺利完成定型审查,解决了长期困扰飞机的“心脏病”问题,实现了从中等推力到大推力、由涡喷发动机到涡扇发动机、从第二代发动机到第三代发动机的历史性跨越。“太行”发动机带动了设计、试验、材料和工艺的技术进步,为中国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开辟了道路。
“完成一个型号,培养一批人才。”“太行”研制团队先后成长出多名所领导、副总设计师、数十名学术技术带头人,这些人如今已成为各个型号、重要岗位的技术骨干,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制的中坚力量。
2007年,获得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后,张恩和将20万港元的奖金全部捐赠给研究所的“青年科技创新基金”,鼓励青年一代激情进取、勇于创新。
张恩和从1984年起担任动力所副所长,1991年起担任“太行”发动机总设计师。但是作为所领导、科研人员的“主心骨”,他一直秉持着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作风。
张恩和去世前,病情不乐观,但他坚决阻止家人将生病的情况告诉所领导,他说:“临近年底,他们工作繁忙,知道我生病肯定要来探望,又要耽误工作……”在去世前几天,他仍拒绝进入加护病房,拒绝一切特殊照顾。
栉风沐雨,春华秋实。张恩和始终把自己的理想追求和型号研制连在一起。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我一生别无所求,把发动机干出来,这辈子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