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谢幕。这一年,中国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十三五”规划开局良好。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成功举办20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为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方案和智慧;“一带一路”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在外国民众心目中,中国的国际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如何?《环球时报》旗下环球舆情调查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国际形象与国际影响力全球调查》报告显示,尽管外国受访者认为,中国“复杂的”“崇尚军事的”形象突出,但中国被认为是未来十年在亚洲地区事务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与排名第二的美国进一步拉开差距。
“2016中国国际形象与国际影响力全球调查”17日发布,调查在全球六大洲16个国家的18周岁以上普通居民中展开,包括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印度、哈萨克斯坦、越南、巴基斯坦、美国、巴西、英国、德国、法国、肯尼亚、南非以及澳大利亚。
调查显示,整体上,外国受访者对于中国的评价是“经济实力突出,军事、政治及外交实力向前,而文化影响有限”。70.3%的人认为中国已具备世界性强国的“经济实力”,远远超过提及率排第二的“军事实力”(32.7%)。提及率排名第三、第四位的分别是“政治及外交影响力”与“文化影响力”,分别为32.6%与21.7%。针对“未来10年内,中国经济能否继续快速发展”这个问题,15个国家的受访者对中国经济表示有较大信心。近七成(69.1%)国外受访者给予肯定的回答。
2016年,外国受访者眼中,中国最突出的国际形象是“复杂的”(26.3%)、 “崇尚军事的”( 25.4%),而去年被提及最多的“合作的”“友好的”形象今年的提及率分别为23.3%和20.8%。此外,25.1% 的人认为中国“自信”,24.3%的人认为“强硬”。
总体而言,75.9%的外国受访者对中国持正面或中立态度,比2015年的调查结果(80.0%)下降4.1个百分点。具体而言,2016年调查显示,31.8%的国外受访民众对中国持积极看法,比去年下降5.5个百分点。对中国持有负面态度的国外受访民众比例是19.5%,比去年增加4.1个百分点。
中国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18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复杂的”“崇尚军事的”成为中国最突出的国际形象,与外国受访者对中国在南海等问题上的举措还有些不理解有关。美国对国际话语权的影响力比较大,这对外国人认识和理解中国产生影响。对于外国人对中国持正面或中立态度的比例有所下降,李海东认为,有些国家的民众对中国和平发展外交总路线的认识还需要提高。待提高后,他们对中国持正面、积极看法者会增多。
调查显示,中国是未来10年亚洲事务中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认同这一点的外国受访者比例为44.6%,远高于排名第二的美国(25.3%),两国之间的差距比2015年略微拉大。同时,外国受访者越来越认可中国对世界的“正能量”。多数国家受访者对“中国乐于在经贸、文化等方面与我的国家开展合作,或是在一些方面对我的国家提供帮助”“两国发生摩擦时,中国愿意与我的国家通过友好协商的方式来解决”的正面态度与2015年大致持平。
但日本与越南受访者仍对中国持负面态度,最担忧的是与中国的领土争端。对于“中国的军力发展会对我国国土安全造成威胁”这一表述,越南受访者对中国军力发展的担忧程度有所上升,分值为4.31分(总分为5分),较2015年分值上升0.13分。日本受访者给出3.9的评分。
李海东认为,日本和越南民众对中国的看法更负面,因为这些地区与中国既有利益冲突,也有观念冲突。这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领土争端问题、历史问题和区域安全秩序构建问题。他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影响力,各国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及国际政治外交事务上有明显感受。认为中国最有影响力客观合理,未来一段时间依然会如此。
与2015年相同,“勤俭节约”依旧是外国受访者对中国人形象的普遍认知,位居首位,认知率达到31.6%。其他认知率较高的特性有“礼貌的”“家庭观念重的”“文明守法的”和“友好的”,认知率都在24%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