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伊朗的对抗,会不会来个急转弯而进行谈判?
显然,有些欧洲国家希望出现这种剧情,但从美伊双方看,可能性不大,起码在短期内可能性很小。
特朗普和博尔顿在伊朗问题上看法也不一致 (图/vox.com)
过去两个月,因为出现海湾地区油轮遭袭、美军无人机被击落、伊朗油轮在直布罗陀海峡被扣、伊朗提高浓缩铀丰度等一系列事件,海湾地区局势很是紧张。
7月14日,法德英三国发表联合声明,呼吁美国和伊朗停止升级对抗,对话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法新社报道,该声明中有这样一段话,“风险如此之大,所有有关国家都应该暂停下来,想一想自己行为的后果。”可见在欧洲三国眼里,局势已经很紧张。
伊朗总统鲁哈尼14日发表了电视讲话,称如果美国撤销对伊朗制裁,重返2015年的伊核协议,伊朗随时可以和美国进行谈判。
鲁哈尼的这个表态,重点在“如果”,其实并没有什么新意,但或许是盼望会谈心切,有些媒体报道称“鲁哈尼表示愿意和美国谈判”,导致伊朗政府出面辟谣。
《德黑兰时报》14日报道称,有些媒体宣称,在俄罗斯的调停下,美国和伊朗已经在进行部长级会谈,对此伊朗外交部发言人阿巴斯·穆萨维坚决否认,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和美国没有进行任何级别的会谈。”
虽然欧洲三国劝和,奈何美国和伊朗的立场都没有改变。
阿联酋的《国民报》网站14日刊文分析,美国和伊朗都认为目前这种局势对自己有利。该文认为,在德黑兰的决策者看来,局势变化导致欧洲国家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紧张,这对伊朗来说不是坏事;而在美国政府看来,制裁导致伊朗经济困难,伊朗最终会屈服。
在这种认识之外,伊朗和美国也都为军事冲突即最后的摊牌做准备,美国动员盟国组成“波斯湾护航联盟”,伊朗在鼓励地区盟友如黎巴嫩真主党做好应战准备。
也有观点认为美国目前欺人太甚,伊朗无法接受谈判。
国际原子能机构前任干事长巴拉迪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BBC)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政府对伊朗实施极限施压,迫使伊朗无条件答应美国的条件,这就像在对伊朗实行酷刑——水刑。巴拉迪说,“他们把伊朗摁入水中,在一旁看着,然后跟伊朗说:还是无条件和我进行谈判吧。”巴拉迪认为,“没有国家能接受这些屈辱条件去谈判。”
巴拉迪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美国国内有人认为,实际上在伊朗问题上,特朗普并无战略可言,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结束游戏”呢。
《国会山》网站7月12日刊登一篇文章,对特朗普的伊朗政策进行了分析。作者是曾经在美国几届政府中参与中东问题谈判的阿龙·米勒。米勒认为,特朗普最初反对伊核协议,主要原因是这个协议是奥巴马的外交成果。
从竞选时期开始,特朗普就秉持着“凡是奥巴马做的,都是坏的”的信条,对民主党和奥巴马进行攻击,取悦于极端保守派选民。伊核协议也因此成了牺牲品。
特朗普执政后,先前的一些老成派如国防部长马蒂斯、国务卿蒂勒森、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麦克马斯特等人都力劝特朗普不要退出伊核协议。随着特朗普换人,强硬派蓬佩奥和博尔顿分别担任国务卿和总统国安顾问,美国政府退出该协议。
但是退出之后怎么办?蓬佩奥说最终等伊朗政权更迭,博尔顿念念不忘对伊朗动武,特朗普则一会儿发出威胁,一会儿说可以谈。米勒认为这种情况反映的事实是,特朗普自己根本没有完整的战略,他出于虚荣和自大,吹嘘自己能够搞定伊朗,但极限施压至今没有显著效果,形势没有朝自己预料的方向发展。
特朗普这一下就很为难了:打,就违背自己说“绝不打无法取胜的战争”的诺言,2020年选举在即,违背诺言可不行;谈,伊朗没有屈服,如果按照伊朗“解除制裁,返回协议再谈”,那和自己当初说“一定会逼得伊朗无条件重返谈判桌”相差太远了。
因此米勒说,特朗普现在最希望的,就是伊核问题就这么不了了之。